湖南行測技巧,資料分析需要應用逆向思維
湖南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考點累積
行測考試都是選擇題,大家在解決數(shù)量關系問題時,會采用帶入排除的方法,進行解題。其實這是采用了一種逆向思維的方式,殊不知在資料分析中我們同樣可以使用逆向思維,輕松的解決問題,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。
行測資料分析例題講解
一、走進反算法
“反算”,顧名思義,就是利用逆向思維,通過簡化計算的方式,精簡計算過程,快速得到答案的一種方法,具體我們來看一道題。
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
(1)3816.3÷(1+18%)超過了3000。
我們的慣性思維就是運用有效數(shù)字的除法,“分子不變,分母保留三位”來計算,但是過程也是較為麻煩的。因此,不妨利用已知條件,假設條件成立,將除法轉化為乘法,此時有,
3000×(1+18%)=3000+3000×18%=3000+540=3540<3816.3,正確。
(2)5591超過1547的4倍。
按照往常的思路,直接計算5591÷1547還是比較麻煩的,逆向思維,假設題干成立,則有
1547×4=6188>5591,錯誤。
二、反算法的實際應用
我們看一下在具體題目中,如何使用反算法吧。
問題:2015年第二產(chǎn)業(yè)增加值占國內(nèi)生產(chǎn)總值的比重超過50%的城市有( )
A.2個
B.3個
C.4個
D.5個
【解析】題干要求,第二產(chǎn)業(yè)增加值>國內(nèi)生產(chǎn)總值×50%,即2×第二產(chǎn)業(yè)增加值>國內(nèi)生產(chǎn)總值,以嘉興市為例,1085.29×2>1815.30,滿足條件,同樣滿足條件的還有揚州市、南通市、寧波市,共計4個,所以選擇C。
在實際解題過程中,我們通過逆向思維,假設問題成立,進而看條件是否滿足題干要求,在整個過程中,盡量選擇更為直接的計算步驟。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做題過程中,考生要適應各種逆向思維的學習方法,才能進一步的增加我們的做題速度!
更多行測資料分析技巧與方法掃碼獲取
技巧還沒掌握?掃碼回復“咨詢老師”
更多精彩等待你發(fā)現(xiàn)
點擊分享此信息:
相關文章